重修鎮殿大媽時,發現之石碑3塊

民國94年2月3日再度重修鎮殿大媽時,發現在神腹內有小石碑3塊,內容記載「天上聖母福建興化府莆田縣湄州嶼人、大宋建隆元年3月廿三日誕降。道光元年天上聖母寶像由泉郡水陳成居重修,道光2年11月15日午時重光,重興總事三郊主導修護。」歷史沿革益加明確。




三川門前龍柱

前殿口壽樑之下有臺灣觀音山石質之透雕龍柱一對,雕工精湛,人物坐騎並緒,內之外葉,繁麗誇炫,為木成師之佳作。




三川門兩側螭虎堵

三川門兩側螭虎堵(五福臨門、松鶴延年壁雕)




三川門兩側螭虎堵

三川門兩側螭虎堵(五福臨門、招財進寶壁雕)




石獅

道光年間之青斗石獅一對,雕刻細緻圓潤。




小港偏門前之印斗石(門枕)

左右小港之四座門枕﹝印斗石﹞,左小港雕鹿、右小港雕麒麟,旁雕水仙。昔日常被乞丐所佔用,故有「乞丐趕廟公」之俚諺。




階梯龍紋石雕 俗稱「螭虎吞腳」

從西而東逐層升高;三川殿微微抬高,可拾階而上,石階細緻的龍首雕紋實不多見。




三川門正門前之螺鼓﹝抱鼓石﹞

螺鼓﹝抱鼓石﹞亦即『龍生九子』之一的『椒圖』,近似螺蚌,天性好閉,象徵門戶緊閉牢靠,有迎祥辟邪之作用。抱鼓石坐鎮門口,迎向來人,鼓面雕刻閉性螺絞,下方雕飾靈芝仙草,兩側雕飾雲松仙鶴,角柱採用竹節,象徵吉祥長壽,君子風範之代表。正面雕有「樵夫與漁人」表現「漁樵耕讀」四逸之飄逸風采。基座一面雕刻有「喜鵲、梅花」,象徵冬天,喻意「喜上眉梢」。一面雕刻有「鷺鷥、蓮花」,象徵夏天,喻意「一路連科」。中央則雕瑞獸『麒麟』圖案。




龍唫壁雕

『龍唫』、『虎嘯』二坊廊對稱翼謢,氣勢磅礡﹝相傳此作品出自張朝翔之聖手﹞




虎嘯壁雕

『龍唫』、『虎嘯』二坊廊對稱翼謢,氣勢磅礡﹝相傳此作品出自張朝翔之聖手﹞




三川門夔龍石雕

三川殿口小港門側之裙堵,雕刻「夔龍相望」,拱衛水仙花﹝喻媽祖為水神﹞,上飾祥雲,下飾鷺鷥蓮花及鳳凰牡丹,象徵春天喻意花開富貴,是臺灣石雕的極品。




明代御路臥龍石﹝螭蜌﹞

拜殿前踏垛的中間,隨著踏垛的坡度,斜舖著巨石雕刻,稱為「御路」或「螭蜌」,為明末郡王府之遺物。陛石上的三爪雲龍浮雕,造形渾厚,氣勢逼人,遊客莫不伸手撫摸,久而久之,石色光亮。




明代半浮雕白石龍柱

拜殿廍口有明代蟠龍浮雕龍柱一對,刻工精細,造形優美,龍身盤旋而下,雲景明朗,龍首上揚,柱頭雕造覆蓮紋飾,下方六角柱礎,每面都雕花草鳥獸圖案。前臺灣省文獻會林主任委衡道稱,是臺灣僅有之優美龍柱。





龍目井

永曆18年﹝西元1664年﹞,明寧靖王來台開鑿,至今三百多年,井水仍清澈甘甜。




清康熙24年平台紀略碑記

清康熙22年﹝西元1683年﹞臺灣入清版圖後,施琅立碑述其平台經過善後與安撫措施。花崗岩材質。為台灣最古之碑。﹝拜殿左壁﹞




靖海將軍施公功德碑記

清康熙32年10月﹝西元1693年﹞臺灣縣里人四坊之紳士感念施琅功德,立碑歌頌,以流芳奕世。花崗岩材質。臺灣次早之石碑。




重修天后宮碑記

清乾隆43年﹝西元1778年﹞臺灣府知府蔣元樞重修天后宮,撰文紀其始末。花崗岩材質。﹝拜殿左壁﹞




重興大天后宮碑記

清道光10年10月﹝西元1830年﹞大天后宮重修捐題紀事,文中詳列文武官員、士紳、郊商、店舖、街坊等名稱,可見當時社會與商業活動狀況。花崗岩材質﹝拜殿右壁﹞







服務提籃
結緣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