臺南市文獻委員鄭道聰
〈臺南大天后宮簡史〉

  臺灣社會之發展始於臺南,明天啟萬曆年間隨著移民入臺,媽祖信仰傳入臺灣,後鄭成功率軍來臺驅逐荷蘭人,設一府二州開墾屯田建立庄社,傳統之信俗亦開啟於此,臺南大天后宮即是臺灣媽祖信仰開山傳香之地。

  臺南大天后宮前身即為東寧天妃宮,創建於明代,依康熙二十三年(1684)首任諸羅縣令季麒光所撰《蓉洲文稿》〈募修天妃宮疏〉:「東寧天妃宮者,經始於寧靖王之捨宅,而觀成於吳總戎之鳩工也。」再依文稿中〈募修天妃宮戲臺小引〉所述及天妃宮廟前戲臺,因年久失修需募款修建,原是在寧靖王捨宅建廟之前即供祀媽祖,並建戲臺行祭禮演戲酬神,並邀民眾同娛,可見本廟祭祀媽祖早於建廟之前,當在東寧府初設之時。

  康熙二十二年(1683)施琅入臺,以媽祖助戰有功奏請誥封媽祖,二十三年(1684)康熙敕封天后,改制東寧天妃宮為官廟,御賜「輝煌海澨」匾額,這是清朝在臺灣最早官建的媽祖廟,施琅並於廟內立「平臺紀略碑」以記此平臺之役。康熙五十九年(1720)因天后默佑封舟有功,奉旨春秋致祭,編入祀典。此後,蒞臺履任文武官員必至臺灣郡城大天后宮謁禮致祭,並多有贈匾,足徵本廟之地位。

  至乾隆三十年(1765)知府蔣允焄重修,增建官廳以壯宏觀,乾隆四十年(1775)知府蔣元樞再修廟宇,「因首捐廉俸並勸紳士之樂善者,選工飭材,重加修整,現在廟貌巍然,呈輝煥彩。」然此一建制完整規模宏敞之廟宇,在嘉慶二十三年(1818)卻遭回祿之災,因受損嚴重,官府蹙於祀典之所,又無力整建,遂委由三郊集團出面募修,郊商發動府城各郊行、街境、舖戶共同出資分批修建,歷經十年整建廟貌才得完善,銘有道光十年(1830)之重興天后宮碑記以記盛事。此一事件奠定臺灣郡城大天后宮,不但兼具官廟與公廟之身份,也成為府城各宮廟之共主。

  清初因實施海禁,只准府城因與廈門對渡,臺南郊商因而獨占臺海通商貿易,兼而掌握臺灣全島各港口通商之利,此時又主祀臺灣郡城大天后宮。因此各地港口、城鎮行商紛紛組織香團前來進香交陪,從嘉慶、道光之後,大天后宮藉由商團交誼之便,在臺灣建立廣大的祀祭圈,形成熱鬧的分香與進香的活動,其中尤以北港進香最為著名。從清代各件記載北港媽赴郡會香巡歷之文獻可見盛況。此一盛事延續近百年,至大正四年(1915)因故而停,此後北港雖不再南來,然此一活動卻是臺灣媽祖遶境最初的嚆矢,影響至今,已發展出臺灣各地媽祖廟遶境的特色。

  大正四年(1915)北港三媽不再歸寧臺南鑾殿之後,扶乩明示神靈永鎮臺南,府城各廟遂共議出資新塑鎮南媽神像,以為各方信徒敬奉。隔年四月鎮南媽出巡,府城各廟神輿齊出,南北各地廟宇也前來共會,各街境輪流備醴漢席敬奉,致遠近來拈香者,絡繹不絕,日夜香火甚盛,祭祀更盛於以往,此後臺南迎媽祖成為府城的民俗盛事,時至今日已登錄臺南市重要的民俗活動。

  臺南大天后宮創建前即為明寧靖王奉祀媽祖之所,創建後封天后、入祀典、迭賜御匾,清朝恩禮有加,每逢朝廷盛典及朔望之日,地方官員無不親臨祭祀,而宦遊行旅莫不拈香禱祝仕途平安。至日本時代地方官員亦前來上香送匾,以示同化友好,其祭祀圈廣大,交陪廟宇遍及全臺,各地贈匾又多,因此本廟典藏匾額碑石文物,質量皆為臺灣各廟之冠。本廟因建築、宗教、文物、史事等足可徵見與臺灣社會發展脈動相連結關係,因此在民國七十四年(1985)被列為臺閩地區一級古蹟,新近又公告為國定古蹟,論歷史地位為全臺之首。

◄ 回上一頁 



服務提籃
結緣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