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代方志

1.乾隆38年至47年間所修《四庫全書》史部地理類第五二七冊《福建通志》卷十五、頁48所載:「在府治鎮北坊,赤崁城南。康熙二十三年(1683年)臺灣底定,靖海將軍侯施琅疏請崇祀奉。」

2.康熙25年(1686年),鄭開極所修之《福建通志》卷十一〈祀典.祠廟.臺灣府〉載:「在府治鎮北坊,赤崁城南。康熙二十三年臺灣底定,靖海侯施琅以神有效順功,倡建」。

3.康熙26年(1687年)臺灣知府蔣毓英所纂《臺灣府志》卷六〈廟宇〉載:「天妃宮;二所,一在府治鎮北坊赤崁城南。康熙二十三年,臺灣底定,將軍侯施琅同諸鎮以神有效順功,各捐俸鼎建,廟址即寧靖王故宅也。內庭有御敕龍匾『輝煌海澨』。」

4.康熙33年(1694年)高拱乾所修《臺灣府志》卷二〈規制〉頁496記載:「天妃宮:在府治鎮北坊,康熙二十二年將軍侯施琅建,以東征荷神效靈,疏請崇妃,奉旨予祭,懸額記其事。」同書卷九〈外志.寺觀〉云:「天妃宮:在府治鎮北坊,赤崁城南。康熙二十三年,臺灣底定,神有效靈,靖海將軍施琅同諸鎮捐俸鼎建。棟宇尤為壯麗,後有禪室,付住持僧奉祀,所塑媽祖神像冕旒九斿。」

5.康熙49年(1710年),周元文《重修臺灣府志》有關媽祖之記載均依蔣毓英《臺灣府志》。

6.康熙59年(1720年),陳文達纂《臺灣縣志》卷九〈雜記志.寺廟〉有關媽祖廟之記載,第一條大媽祖廟謂:「即寧靖王故居也,康熙二十三年(1684年),靖海將軍侯施琅捐俸改建為廟,祀媽祖焉。」亦即臺南大天后宮也。下註云:「媽祖莆田人,宋巡檢林愿女也,居與湄洲相對。幼時談休咎多中。長能坐席亂流以濟人,群稱為神女。厥後,常衣朱衣,飛翻海上。里人因就湄建祠祀之,雨暘禱應……國朝改封為天后,各澳港俱有廟祀。」

7.乾隆3年,尹士良所著《臺灣志略》已稱林默為「媽祖」,歷代累封顯號。海洋每遇風雨忽作,或夜黑不辨東西,號神相救,輒於檣端現神燈指示方向。凡船俱有媽祖火,安則不見;危或莫救,則火自升檣而滅。又設棍,曰「媽祖棍」,有巨魚怪族附船,以棍連擊船舷,即貼然避去,無不奇驗。其廟在郡內赤崁樓南者,乃靖海將軍施公琅於康熙23年改建。在澎湖者,雖未詳所建,然靈異特著。康熙23年,施公琅克澎,覺有神助,及入廟拜謁,見神臉(汙)汗未乾,袍衣半濕。時駐師於澎,苦無淡水,施公因禱神,井忽湧泉,數萬眾汲之不竭。在鹿耳門者,亦時著靈異。康熙60年,南澳鎮藍公廷珍統師平朱一貴。湖水漲高8尺,四百餘艘聯檣並進,靡一滯者,此尤昭在人目。在鳳邑龜山頂者,層級而上,盤回紆折,面海背山,實為神棲之最。其諸邑之笨港、鹽水港先已有廟,其在縣署左者,乃康熙54年邑令周鍾瑄所建。彰邑舊無此廟,乾隆3年,北路副將靳光瀚始建於營盤之左。今所屬貓霧梀、鹿仔港咸已建之。又淡水關渡門靈山廟亦天后專祀也。康熙51年,通事賴科醵資鳩工,落成之日,民番甫集,忽有巨魚數千,隨潮而至,顒首鼓鬣,如禮拜然,因以命名。相傳此書是康熙51年至乾隆3年間未發表的《臺灣府志》,經廈門大學李祖基點校,也是臺灣方志中有系統的介紹全臺媽祖廟之始。

8.乾隆5年(1740年),劉良璧《重修福建臺灣府誌》已將「天妃宮」改稱為「天后廟」。

9.乾隆10年(1745年),范咸《重修臺灣府志》卷七〈典禮.祠祀〉載:「天后廟:一在西定坊,即寧靖故居,康熙二十三年靖海將軍施琅改建為廟;雍正四年御賜匾,曰『神昭海表』。乾隆二年敕封護國庇民妙靈昭應宏仁普濟福佑群生天后廟。有香橙園廿一甲在安定里得租粟一百二十五石,諸邑令季麒光置交廟僧掌收。」

10.乾隆17年(1752年)王必昌纂修《重修臺灣縣志》卷六〈祠宇志〉廟則列2所:「天后廟在西定坊、澎湖天后廟在媽宮澳。」

11.乾隆29年(1764年)余文儀《續修臺灣府志》卷七〈典禮.祠祀〉載:「天后廟在西定坊,即寧靖王故居……。」

12.嘉慶12年(1807年),謝金鑾《續修臺灣縣志》卷二〈政志.壇廟〉第142頁內載:「天后廟在西定坊。后林姓興化莆田人,父名愿,五代時官都巡檢。母王氏以宋太祖建隆元年庚申三月廿三日,產后於湄洲嶼,方誕,紅光滿室,異氣氤氳,生彌月,不聞啼聲,故名默娘。八歲就塾讀書,輒解奧義,喜焚香禮拜,十三歲得道典秘法。年十六觀井得符,能布席海上濟人。雍熙四年丁亥秋九月九日昇化(或云二月十九),年二十有八。是後常朱衣,乘雲遊島嶼間,里人祠之,有禱輒應。宣和間,賜『順濟』廟號,自是訖明屢徵靈蹟。嘉靖中,編入祀典。以後,疊加微號。國朝康熙十九年,總督姚啟聖、巡撫吳興祚以蕩平海島,神靈顯應,奏准敕封。及施琅率舟師入鹿耳門,復見神兵前導,海潮驟漲,表上其異,特遣禮部致祭,加封天后,五十九年編入祀典。雍正四年御賜『神昭海表』匾額於今廟(即大天后宮)。十一年,賜『錫福安瀾』匾,令江海各省一體奉祠致祭。后英靈溥濟,呼吸感通,不可思議。沿海船戶,俱各虔供香火。倘有危難輒呼媽祖,洋中風雨晦冥,慘黑如雲,往往于檣端見神燈示佑,舟必無恙。今莆田林氏族中婦人飼子者,將往田園或採捕,以其兒置廟中,祝曰『姑好看兒』,去竟日兒不啼不饑,不出閾,暮各負以歸,蓋神之篤厚宗人又如此。康熙二十三年靖海侯施琅建臺南大天后宮即明時寧靖王府,諸羅縣邑季麒光置香橙園廿一甲在安定里,歲粟一百廿五石,交廟僧掌收。乾隆五年十一月鎮標遊擊石良臣于後殿建左右廳,以其右廳祀總鎮張玉麒。四十年,郡守蔣元樞脩有碑記。四十九年郡守孫景燧復脩,董其事者紳士陳名標、韓日文。嘉慶元年紳士沈清澤、林有德、黃世綬輩同住持僧超如復募脩焉。」(這是媽祖的生平與神蹟傳到臺灣之後的說法。)

◄ 回上一頁 



服務提籃
結緣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