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乾隆2年(1737)

  加封大天后宮「護國庇民妙靈昭應宏仁普濟福佑群生天后廟」。(參見范咸《重修臺灣府志》)


清乾隆5年(1740)

  鎮標左營遊擊石良臣重修,於後殿建左右兩廳,以右廳祀總兵張玉麒。


清乾隆30年(1765)

  知府蔣允焄全廟整修,置官廳,設「更衣亭」,立〈重修天后宮增建更衣亭碑記〉於門廳左壁。

  此次整修的項目有二:一為全廟的整修,係施琅改王府為宮廟以後,有文獻記載的第一次。一為增建官廳,今佛祖廳頭門內庭南側壁,嵌有「重修天后宮增建更衣亭碑記」一方,即此次整修後所立。(參見余文儀《臺灣府志.祠祀》。)


清乾隆40年(1775)

  分巡臺灣道蔣元樞重修大天后宮,官民捐資,歷時四年竣工,立碑記於拜殿左壁。(參見謝金鑾《續修臺灣縣志.壇廟》)係乾隆四十年開始,由臺灣知府蔣元樞 所發起,所留之石碑,今尚存於再拜殿南壁。


清乾隆41年(1776)

  蔣元樞捐造鐵香爐。銘曰「乾隆四十一年臺灣府知府蔣元樞捐造,貢生蔣鴻皋監製」。


清乾隆49年(1784)

  謝金鑾《續修臺灣縣志.壇廟》:知府孫景燧重修,董其事者陳名標、韓日文。後孫景燧死於林爽文之亂。


清乾隆51年(1786)

  11月25日,林爽文起事於大里杙(今臺中縣大里鄉),攻占彰化,續陷淡水、諸羅。

  12月,莊大田舉事於阿里港,攻占鳳山,與林爽文南北夾攻府城。一直至乾隆53年2月,林莊二人先後被擒殺為止,前後達1年3個月之久。朝廷雖先後派福建水陸師提督黃仕簡、任承恩,江南提督藍元枚,閩浙總督常青入臺督師,均無濟於事,最後派陝西總督嘉勇侯福康安為欽差大臣,率巴圖魯及川、湘、桂軍渡海來臺,才得於平清。戰亂時間的長久,戰火漫衍地區的寬廣,以及朝廷調派兵員地區的廣大,人數的眾多,渡海的頻繁,都超過朱一貴之役。因之,這次戰役,可以說是清朝統治臺灣期間最大的一次爭戰,也是官軍渡海次數及數量最多的一次。臺灣海峽風信的不順,使援兵不得按時出航,必須求助於天后。各起官兵在渡海前,赴天后宮祈求平安抵臺者為數更多,媽祖幾乎成為渡臺官兵,甚至與渡臺有關的閩督、朝廷祈求的對象。


清乾隆52年(1787)

  褒封天上聖母,御賜「恬瀾貽貺」匾。(參見西河林氏宗譜)現之廈門朝宗宮林招治董事長重新刻匾懸掛。


清乾隆53年(1788)

  林爽文事平,於天后舊有封號上加增「顯神贊順」四字,用答神庥,而隆妥侑。並再書「佑濟昭靈」匾額一面,交福康安等於沿海口岸廟宇應懸處所,敬謹懸掛。

◄ 回上一頁 



服務提籃
結緣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