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康熙18年(1664)

  延平郡王招討大將軍鄭成功歿,子鄭經襲位,在臺江東岸建宮殿,奉明正朔,沿用永曆年號,中堂左立宗人府,右立監軍府,邀監軍寧靖王入居,以王之之別號命名「一元子園亭」,即大天后宮之前身。

  連橫《臺灣通史‧列傳一‧寧靖王列傳》(1920):「永曆十八年春三月,經奉術桂渡臺,築宮西定坊,供歲祿。」


清康熙22年(1683)

  清將施琅率軍攻臺,鄭氏降,寧靖王自縊,五妃殉難,捨王府為庵。僧宗福立王牌於後殿,祀觀音大士。

  施琅來臺在大天后宮受降,進駐王府,移祀觀音大士於監軍府,並拆除宗人府,以息思明之念。


清康熙23年(1684)

  首任諸羅縣令季麒光所撰《蓉洲文稿》內文有〈募修天妃宮疏〉、〈募修天妃宮戲臺小引〉、〈天妃宮僧田小引〉、〈寧靖王傳〉等篇,說明大天后宮的歷史應當溯及清領之前。(參見蔣毓英《臺灣府志》)

  施琅奏請加封媽祖為「天后」,因媽祖庇佑,攻臺助戰有功,奏請康熙帝改建王府為大天后宮,帝頒天后玉璽,銘曰:「駐鎮臺郡大天后宮護國庇民天后之璽」,又頒「輝煌海澨」匾,奉旨諭祭,懸額記其事。(參見蔣毓英《臺灣府志》)


清康熙24年(1685)

  施琅立「平臺紀略碑」於大天后宮。諸羅縣令季麒光捐獻官莊田二十七甲,以為香火之資。

  住僧寄漚募建山門和左右廊廡,又募拓新戲臺。


清康熙28年(1689)

  臺廈道王效宗闢廟前為講訓所,鋪石板臺基。(參見高拱乾《臺灣府志.壇講》)跋文曰:「復於月朔望,集文武吏士於天后宮,宣揚聖諭,命耆老以鄉語解說。」


清康熙29年(1690)

  王效宗擴建廟後之祀典武廟,改為坐北朝南,從此與大天后宮分立門戶。(參見高拱乾《臺灣府志.官廟》)


清康熙32年(1693)

  由郡城東安、西定、寧南、鎮北四坊之鄉耆、鋪戶捐資,於宮之壁立「靖海將軍侯施公功德碑」。這是大天后宮成為府城公廟之開始。


清康熙33年(1694)

  高拱乾《臺灣府志》:「台灣古荒裔地也,前之廢興因革,莫可考矣,所得故老之傳聞者,近始自明宣德間太監王三保舟下西洋,因風過此。」另古蹟篇:「大井,開鑿莫知年代相傳明宣德間太監王三保到台曾於此井取水,即今府治西定坊大井也。」大井頭渡在東寧(赤崁)之南,這是臺灣第一渡口,候風開航的船舶畢竟不少,媽祖廟(即天妃宮)乃成為航海商漁祈求平安的處所。


清康熙36年(1697)

  郁永河《裨海紀遊.臺海竹枝詞》:「肩披鬢髮耳垂璫,粉面朱唇似女郎,馬祖宮前鑼鼓鬧,侏離唱出下南腔。」又注:「土人稱天妃曰馬祖,稱廟曰宮。天妃廟近赤嵌城,海舶多於此演戲酬愿」。


清康熙47年(1708)

  周元文《臺灣府志》有關大天后宮之描述與前二本雷同。臺灣荒歉,米價高漲,知府周元文,委經歷司張天銓在大天后宮前平糶倉粟,使萬戶得以全活。各地廟宇為求平安祈福方便,紛紛前來大天后宮分香奉祀。(參見周元文《重修臺灣府志.災祥》)


清康熙52年(1713)

  吳桭臣《閩遊偶記》:「媽祖廟,在寧南坊,有住持僧字聖知者,廣東人,自幼居臺,頗好文墨。嘗與寧靖王交最厚,王殉難時,許以所居改廟,即此也。」


清康熙59年(1720)

  奉旨編入祀典,春秋二祭,故稱「祀典大天后宮」。(參見徐葆光《中山傳信錄‧春秋祀典疏》)


清康熙60年(1721)

  4月19日,朱一貴(漳州長泰人,康熙52年入臺)起兵於羅漢門。

  5月1日,攻殺總兵歐陽凱等於春牛埔,杜君英先入住總兵官署,朱一貴繼入居臺廈道署。

  三日癸亥,立朱一貴為王,通天冠、黃袍、玉帶,皆取之優。起事者擁坐堂上呼萬歲,建號永和。俗傳朱一貴稱王登基之處,即在大天后宮,或因之被稱為鴨母王宮。

  同年6月,為水師提督施世驃所敗,北走諸羅溝尾庄,被俘,事平。這次戰役的迅速結束,理由甚多,然前後任統帥施世驃、藍廷珍二人,鑑於施琅遭康熙皇帝斥為「恃功驕緃」,不敢自居其功,遂將功勞歸之於「賴皇上威靈,波臣效順,潮水漲高八尺,好風利自西來,連檣並前,礁石無犯,遂奪天險,攻克鹿耳門。」

◄ 回上一頁 



服務提籃
結緣品